您当前位置:惠民骨科医院 >> 科室新闻 >> 康复科 >> 浏览文章

骨密度低怎么办 这些原因要清楚

时间:2019年01月2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骨骼的发育是很重要的,如果骨骼发育不好的话会影响健康。骨密度低是骨骼发育最常见的一个问题,那么骨密度低是什么原因呢?

一般情况下,骨密度低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骨密度低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营养摄入不均衡、年龄因素、运动不足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那么骨密度低怎么办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骨密度低怎么办 这些原因要清楚

  骨密度低是怎么造成的


  营养不均衡导致骨密度低


  1.钙的缺乏。


  2.膳食中钙磷比例的不平衡。


  3.维生素D的缺乏。


  4.脂肪摄入过多。


  5.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


  6.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


  内分泌失调导致骨密度低


  女性血液中雌激素随月经周期出现波动和减少,绝经后更为急剧地下降都可能导致骨密度的降低。所以,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下降都是女性骨密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年龄导致骨密度低


  按照人体的生长规律,人体的骨密度峰值在35--4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35岁以后,人体中钙的流失速度越来越快,骨密度逐年下降。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自然会变低。


运动不足导致骨密度低

骨密度低怎么办 这些原因要清楚

  骨骼的发育程度、骨的密度与运动密切相关。运动时刺激成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一般青壮年出现骨密度降低,多是由于缺乏运动,长期在室内久坐等原因造成的。


  导致骨密度低的其它原因


  1.疾病:患有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者某些癌症。


  2.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或止痛药等。


  3.遗传因素,有骨质疏松的家族史的人群骨密度低的可能性大。


  4.受到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的影响。


  骨密度低的症状


  1、大约有超过70%左右的骨密度低的人群平时不自觉的就会觉得后背疼痛,而且这种疼痛是沿着身体的脊柱逐渐向身体的两侧蔓延,当骨密度低的人仰卧或者是坐下的时候疼痛的状况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如果长时间站立则又会疼痛。


  2、骨密度低的人经常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或者是弯腰的时候会感觉到关节部位不适,甚至在用力咳嗽的时候全身的关节都会有胀痛的感觉。有一些长时间骨密度低的人身椎体骨小梁会发生萎缩,而且椎体会慢慢被压缩变形。


  3、有一些骨密度低的人即便是到了成年以后身高也会缩短,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会伴有驼背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这股密度低导致骨质疏松之后身体无法承担体重的负载,此时就造成了脊椎椎体弯曲变形,最后导致身高缩短。


骨密度低怎么办


  调整饮食


  营养对骨的疏密关系密切,饮食混乱也是导致缺钙和使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所以面对骨密度低,膳食调整是首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奶类、豆类、坚果类的食物。还有,饮食中要少吃盐,盐影响钙的吸收。


  积极补钙


  我国居民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单由饮食摄取钙远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量,应额外补充适当的钙剂。儿童每日应保证800毫克以上,成人每日需钙1000~1500毫克,妊娠和哺乳妇女更应适当增加钙摄入。所以发现骨密度减少,更应当积极补钙。


  多晒太阳


  平时多晒太阳,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合成,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提高钙的吸收率、减少骨量丢失。因此,多晒太阳能够改善骨密度低。


  参加体育运动

通过增加体育锻炼,多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运动时可以选择在户外运动,这样还能配合紫外日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