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惠民骨科医院 >> 新闻资讯 >> 骨科问答 >> 浏览文章

4大原因引起骨囊肿 有哪些表现症状

时间:2019年01月2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骨囊肿往往为单发性,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囊内充满棕色液有时为血性、囊壁有薄膜,该薄膜必须彻底割除,否则容易复发。

骨囊肿有哪些临床表现?

4大原因引起骨囊肿 有哪些表现症状

  1、患者多为青少年,也可为成年人。


  2、好发于长管状骨干能端和骨下部,儿童好发于股骨和肱骨的近端,接近骨骺板,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逐渐向骨干方向移动。


  3、一般无症状,大都因轻微外伤发生病理骨拆时才发现此病。骨囊肿生长缓慢,症状轻微,仅局部有轻微的疼痛不适感。


  4、X线检查表现为椭圆形透亮区,骨皮质膨胀变薄,周围可见薄层硬化带。有过病理骨折的透亮度减低。部分病例囊壁内层有嵴,高低不平,表现为肥皂泡状。


  为什么会产生骨囊肿?


  1、骨内静脉梗阻学说


骨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生局部发育异常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间隙体液的积集,由于张力不断增大,促使骨质吸收,逐渐形成骨囊肿。专家进行囊内液体化学成分的分析(糖、钠、氯、非蛋白氮、总蛋白质)及蛋白电泳的分析和血清成分相类似。  医学专家在进行囊内造影发现活动期骨囊肿,当注入造影剂时,附近的静脉丛立刻摄取并向周围扩散,而非活动期的骨囊肿充满造影剂,亦不会立刻向周围静脉管渗透。潜伏型结果为60~100mmH2O(5~7mmHg),低于静脉压。在测量囊内的压力和对液体的气态分析后亦认为静脉梗阻是骨囊肿的主要病因。


  2、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学说


  在原有骨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囊肿性退行性变。如良性纤维性肿瘤转化、脂肪瘤的退变等。


  3、骨髓腔内血肿学说


  因某种原因(包括外伤因素)使干骺端或其他部位骨组织内出血,形成局限性血肿,未能及时吸收或骨化,且不断增大,压迫并侵蚀周围骨质,逐渐膨胀,同时骨髓内淋巴管的渗出,形成了骨囊肿。


  4、其他学说


  骨骺板损伤,发生软骨内成骨障碍形成囊肿;局部骨质错构发生发育和代谢紊乱,破骨细胞促进骨小梁的吸收而形成骨囊肿;骨局部营养发生障碍形成囊变,低度感染炎症学说等。

 骨囊肿治疗原则:


  1.骨囊肿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刮除、植骨,术中需彻底刮除纤维包膜,以防复发。


  2.合并病理性骨折者,有时骨囊肿可自行愈合。若骨折愈合后,仍残留囊肿,则应作手术。


  3.对于儿童患者,可试用醋酸甲基强的松龙注入骨囊肿腔内。注射量40—200毫克,按囊肿的大小和儿童的年龄而定。


  用药原则:


  1.骨囊肿病者以手术刮除植骨术治疗为主。


  2.近十多年来国内外有用醋酸甲基强的松龙囊肿腔内注射多次,药量示囊腔大小和儿童年龄而定,一般用40—200mg,2个月1次。


  辅助检查:


  骨囊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摄片,一般可确诊,查血伊红细胞主要与嗜酸性肉芽肿相鉴别有关。住院手术病人,除基本检查外,酌情选用可选检查专案,一般无需特需检查。